🅾🚖🌤
历史上,以天一阁、古越藏书楼、铁琴铜剑楼为代表的私家藏书楼声名在外。藏书楼,顾名思义,其要在“藏”。著名学者黄宗羲曾感慨,“尝叹读书难,藏书尤难,藏之久而不散,则难之难矣!”中国古代,读书难、藏书难,书籍防火、防散失和毁坏也是十分困难的事。因此秘不示人也就成为多数藏书楼的规矩,天一阁甚至严苛到“代不分书,书不出阁”。
当历史走到当下,天一阁已经从私家藏书楼变为公共博物馆,成为全社会的文化宝库。从“私”到“公”、由“秘藏”到“开放”,彰显了文明的进程,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文化资源。书藏古今,全民共享,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得以在延续文脉的同时,滋养人们心灵,推动社会进步。
话说回来,即便对外敞开大门,对于很多人来说,古籍还是比较陌生的。如何更好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,吸引更多人主动走近古籍、接触和爱上传统文化?开发文创、走进学校、制作动画、走到线上,成为许多古籍保护单位的新探索。天一阁开发200余种读书主题文创产品,并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古籍修复、装裱拓印体验,对修复工作进行的网络直播吸引大众“云围观”,走进地铁站的《老范修书记》展览参观人数超15万人次,“书与我的故事”“开卷”“小小修复师”等系列活动反响热烈……通过诸多努力,古老悠久的书籍、文字、装裱和修复技艺,得以与年轻人产生更多互动,越来越多人加入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。
“古籍热”不断升温,但时刻不能忘记的是,古籍具有文物属性,必须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。怎样更好兼顾“藏”与“用”?科技的进步给出了答案——古籍数字化。现在,通过天一阁古籍数字化服务平台,读者足不出户就能阅览和研究珍贵古籍;“中华古籍资源库”陆续推出13.9万部(件)古籍数字资源,免去了读者往返奔波各家图书馆的时间,为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内涵和时代价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☣(撰稿:姚桦彩)虚拟陪伴,我们准备好了吗
2024/11/19郝桂薇🥪
浙江江山警方:一男子未将群众委托的存款存入银行并挪作他用,被刑拘
2024/11/19纪彬韦🌌
我国211大学最新排名,南理工挺进前3,南航位次第2,第一名令人意外!
2024/11/19赵怡洋⚾
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税务:讲好“开业第一课” 走好“办税每一步”
2024/11/19梁政可👙
中国航展|“全能战士”首次公开,中国无人舰艇正靠近“自由王国”
2024/11/19东方军颖➙
2024年度“续航计划”发布会在杭州召开
2024/11/18倪勇园❄
乌总统签署法律 将无人系统部队作为独立军种纳入乌武装部队
2024/11/18通朋力🐯
军工隐身涂料龙头佳驰科技启动科创板IPO
2024/11/18顾柔伯o
简讯|习近平谈中方发展对美关系四个“没有变”
2024/11/17卫睿贞y
家庭教育法草案:离异不得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
2024/11/17应绍达⤴